兒童老是眼眨眨是要近視了嗎?媽咪娃娃告訴你3招改善癥狀
發布日期:2018-1-18 9:22:53有些小朋友并無眼睛痕癢,但經常不由自主地大力眨眼,俗稱「啄眼」。很多家長以為小孩子故意引人注目,或責怪孩子養成壞習慣「啄眼」,其實孩子自己不能控制此古怪眨眼動作,中醫稱這種兒科疾病為「目札」。
目札與肝有關
目札,從中醫理論分析,主要為肝氣不和之致。肝屬木,藏血,主筋。肝經連目系,而肝喜條達,惡抑鬱,當心情差時肝氣就會失和。以往小朋友可能受驚嚇,今日可能是功課緊張,以致肝失條達,其所主之目系筋脈失養。
目札亦與情緒有關,尤其是每當家長見到小朋友經常眼眨眨,愈加責備,小朋友的眨眼癥狀愈加劇烈。換句話說,家長不必過于注視小朋友眼睛情況,因為目札只是一種動作癥狀,不會影響視力,亦不會影響身體其他器官,過度關注眼睛有沒有改善,反而又會成為一種壓力。
如何改善不由自主地大力眨眼?
第1招:服用舒肝中藥
有舒肝中藥可以令情況改善,常見用于治療此病的中藥包括:柴胡、白芍、熟地、山茱萸、枸杞子等。
第2招:輕力揉按眼部
用按摩手法,早晨洗臉及夜晚臨睡前,輕力揉按眼部、頭部周圍穴位約兩分鐘,例如百會穴、攢竹穴、太陽穴,既局部暢通眼部經絡氣血,亦有紓緩情緒作用。
百會:此穴屬督脈,位于巔頂人身最高之處,為督脈與足厥陰、足太陽交會之處,故可平肝潛陽熄風。百會直接入絡于腦,腦為元神之府,故可以醒腦。
攢竹:本穴屬膀胱經,位近于目。膀胱經起于目旁,上額交巔,入里連絡于腦,故本穴可疏風通絡;由于該穴位于眼部,可疏泄眼部周圍氣血的壅滯。
太陽:是經外奇穴。是治療眼睛疾病常用穴位。
與此同時,要保持充足睡眠,使眼睛得到充分休息。從中醫角度,夜晚血歸于肝臟,太夜入睡會影響肝經健康,使肝血不能養目,引起眼部不適。
第3招:疏導情緒
日常生活要有適當時間游戲玩耍,保持身心愉快。中醫重視運動,所謂久臥傷氣、久視傷血,久坐傷肉;適當運動保持氣向和通是十分重要。
不過,歸根究柢,病因情緒不暢所致,所以要找出何事引起情志不舒,例如功課壓力、朋輩相處不和,或因某些事故受驚等,必要時尋求專業協助,疏導情緒。
- 媽咪好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(積食貼敷穴位神闕穴中脘穴)
- 【產品名稱】 穴位壓力刺激貼【型號規格】 型號: F型(肚臍部位貼) 規格:60mm×60mm【使用方法】 外用。按摩擦洗穴位處,擦干皮膚表皮水分,撕[查看詳情]
- 媽咪好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(感冒貼敷穴位大椎、神闕)
- 【產品名稱】 穴位壓力刺激貼【型號規格】 型號:C型 規格:60mm×60mm【使用方法】外用,按摩擦洗穴位處,撕開包裝袋,[查看詳情]
- 媽咪娃娃穴位壓力刺激貼(感冒貼敷穴位大椎、神闕)
- 【產品名稱】 穴位壓力刺激貼【型號規格】 型號:C型 規格:60mm×60mm【使用方法】外用,按摩擦洗穴位處,撕開包裝袋,[查看詳情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