孩子突然說話結巴原因何在?
發布日期:2018-9-14 9:27:08很多家長發現,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,會出現說話斷斷續續、結巴的情況,當試圖制止孩子這樣做時,往往會適得其反,結巴愈發嚴重。不少家長不禁擔心:“孩子是不是就得了口吃了?” 害怕孩子再也變不會來了,家長們先別著急,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分析,孩子突然說話結巴是什么原因、家長們該怎么辦。
孩子突然說話結巴的原因
1措辭原因
在兩三歲到七歲之間,隨著自我意識的發展,孩子的表達和表現欲望逐漸增強。但此時由于語言機能尚未發育成熟,孩子的思維能力、詞匯的掌握和組織句子的能力都在發展階段,這使他們在表達復雜的思想時感到困難,說話過于急躁、激動或緊張。
孩子急于表達時,造成頭腦中儲存大量語言信息,但表達能力卻跟不上,思考與說話的速度無法配合,從而出現較多的口吃現象。
2模仿感染
當親友、同學和鄰居中,如果有口吃的人,就會成為模仿的對象。特別是電視動漫片出現了口吃的場面影響就更大了,成為孩子學習的“榜樣”。
學久了就成了習慣,再想改就困難了。兒童時期是模仿性最強的時期,口吃的“感染性”很強,常年與口吃者一起生活或玩耍,雖不去模仿,時間長了也會不知不覺中染上口吃。
3驚嚇刺激
由于突然或持續驚嚇而引起口吃者不少見。在一些突然引起震驚、恐懼的事件之后,一些令人毛骨悚然的經歷,例如遇見某種動物,聽了鬼怪的驚險故事,從而引起驚恐之后,就會發生口吃現象。
孩子說話結巴怎么辦?
1多鼓勵
當孩子"口吃"的時候,我們不要把關注點放在孩子的"話說得怎么樣上",而是要耐心鼓勵孩子"慢慢說出來"。不能一味的批評打罵,要耐心幫助孩子把言語理順。當孩子有一點點進步,不要吝嗇口頭表揚,要適當的給他鼓勵,這樣能增強孩子正常說話的信心。
2不要訓斥孩子
當我們發現孩子出現"口吃"的情況時,不要去訓斥孩子。因為越是斥責孩子,孩子越是緊張,反而更加不知該如何表達了。
如果我們刻意要求孩子"好好說話,不許結巴",反而會增加孩子的心理負擔,導致孩子緊張、不知所措,結果加劇了"口吃的程度”。家長因慢慢引導寶寶正常說話。大人和寶寶說話的時候咬字要清楚,不要太快也不要太慢,一步一步來糾正孩子的口吃情況。
媽咪娃娃溫馨提示
家長應該做的是,耐心地聽完孩子斷斷續續地句子,幫助孩子建立適合他的速音量和語音,減慢語速,營造安靜輕松的交流氣氛。